2009年高考各地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和解析|什么值得下E>C;
向B溶液中滴加稀氨水,先出现沉淀,继续滴加氨水,沉淀消失;
向D溶液中滴加Ba(NO3)2溶液,无明显现象;
向F溶液中滴加氨水,生成白色絮状沉淀,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,最后变成红褐色。
根据上述实验现象,回答下列问题:
实验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;
(2)E溶液是,判断依据是;
(3)写出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式、
答案:(1)33243
AgOH?
2NH3?
H2O?
Ag(NH)?
2HO3OH22
(2)碳酸钾由①中碱性减弱的顺序可知,E是碳酸盐。
六种阳离子中可以与碳酸根形成可溶性盐的只有钾离子,所以E是碳酸钾
(3)BaFeSO(OH)(CH3COO)2Ca2AIC3I4
解析:本题考查离子共存、盐类水解综合运用。
根据溶液的性质,确定CO32—只能与K+形成显碱性的溶液,另外可能形成的碱性溶液为碱Ba(OH)2。
由于醋酸的酸性大于碳酸,所以醋酸盐水解的碱性小于碳酸盐,因此A为Ba(OH)2,E为K2CO3,C为醋酸盐,由②可得B中阳离子为Ag+,则肯定为AgNO3,由③可得D中无SO42—,则F中的阴离子为SO42—,D中的阴离子为Cl—。
由④可得F中的阳离子为Fe2+,即F为FeSO4,而CH3COO—若与Al3+形成溶液时,Al3+也发生水解,所以C为醋酸钙,而D为AlCl3。
2?
15.(09安徽卷27)(12分)某厂废水中含5。
00×10-3mol·L-1的Cr2O7,其毒性较大。
某研究
性学习小组为了变废为宝,将废水处理得到磁性材料Cr0。
5Fe1。
5FeO4(Fe的化合价依次为+3、+2),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:
(3)第②步过滤得到的滤渣中主要成分除Cr(OH)3外,还有2?
(4)欲使1L该废水中的Cr2O7完全转化为Cr0。
5Fe1。
54。
理论上需要加入gFeSO4·7H2O。
+++(1)Cr2O72-+6Fe2+14H2Cr3++6Fe3+7H2O答案:
(2)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,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,点在pH试纸上,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。
(3)Fe(OH)3、Fe(OH)2
(4)13。
9
-+-++解析(1)第①步是Cr2O72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,方程式为:Cr2O72+6Fe2+14H=2Cr3
+++6Fe3+7H2O;(2)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是: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的中心位置,然后对照标准比色卡,读出对应颜色的数据;(3)从最终所得磁性材料的化学式可
-知,滤渣中主要有Cr(OH)3、Fe(OH)2、Fe(OH)3;(4)1L废水中的n(Cr2O72)=5。
00×10-3mol,-根据关系式:Cr2O72~4Cr0。
5Fe1。
5FeO4~10FeSO4·7H2O,所以理论上n(FeSO4·7H2O)=0。
05mol,-1m(FeSO4·7H2O)=0。
05mol×278g·mol=13。
9g。
16.(09福建卷24)(13分)w从铝土矿(主要成分是Al2O3
,含SiO2、Fe2O3、MgO等杂质)中提取两种工艺品的流程如下:
请回答下列问题:
(1)流程甲加入盐酸后生成Al3+的方程式为_________。
2?
(2)流程乙加入烧碱后生成Sio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。
(3)验证滤液B含Fe,可取少量滤液并加入________(填试剂名称)。
(4)滤液E、K中溶质的主要成份是________(填化学式),写出该溶液的一种用途________
(5)已知298K时,Mg(OH)2的容度积常数KSP=5。
6×10?
123?
取适量的滤液B,加入一定量的烧碱达到沉淀溶液平衡,测得PH=13。
00,则此温度下残留在溶液中的c(Mg2?
)=_______。
答案:(1)Al2O3+6H2Al3+3H2O
--(2)SiO2+2OHSiO23+H2O
(3)硫氰化钾(或硫氰酸钾、苯酚溶液等合理答案:)
(4)NaHCO3;制纯碱或做发酵粉等合理答案:
(5)5。
6×10-10mol/L
+解析:本题考查铝土矿中氧化铝提取的工艺流程。
(1)与HCl反应生成Al3,应为铝土矿
+中Al2O3。
(2)SiO2可以溶于NaOH中生成Na2SiO3。
(3)检验Fe3的特征反应很多,如与
-KSCN显血红色,与苯酚显紫色,与OH显红褐色沉淀等。
(4)生成E、K时,CO2均是过++
量的,故应生成NaHCO3。
(5)Ksp?
c(Mg2?
)c2(OH?
),c(Mg2?
)=5。
6×10-12/(0。
1)2=5。
6×10-10。
17.(09广东化学22)(12分)某工厂生产硼砂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料,主要含有MgCO3、MgSiO3、CaMg(CO3)2、Al2O3和Fe2O3等,回收其中镁的工艺流程如下:
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深沉时溶液的pH由见上表,请回答下列问题:
(1)―浸出‖步骤中,为提高镁的浸出率,可采取的措施有
(要求写出两条)。
(2)滤渣I的主要成分有。
(3)从滤渣Ⅱ中可回收利用的主要物质有。
(4)Mg(ClO3)2在农业上可用作脱叶剂、催熟剂,可采用复分解反应制备:
MgCl2+2NaClO3===Mg(ClO3)2+2NaCl
已知四种化合物的溶解度(S)随温度(T)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:
①将反应物按化学反应方程式计量数比混合制备Mg(ClO3)2。
简述可制备Mg(ClO3)2的原因。
②按①中条件进行制备实验。
在冷却降温析出Mg(ClO3)2过程中,常伴有NaCl析出,原因是。
除去产品中该杂质的方法是。
答案:(1)升高温度、搅拌、过滤后再向滤渣中加入硫酸(多次浸取)(2)Fe(OH)3Al(OH)3
(3)Na2SO4(4)①在某一时NaCl最先达到饱和析出;Mg(ClO3)2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大;NaCl的溶解度与其他物质的溶解度有一定的差别。
②降温前溶液中NaCl以达饱和;降低过程中NaCl溶解度会降低,会少量析出。
重结晶。
解析:浸出步骤硫酸同固体废料中主要成份反应,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来看,可通过升高温度提高硫酸镁的溶解度,或通过搅拌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反应,或通过过滤后滤渣多次浸取以提高转化率。
硫酸浸出液经过滤,滤液中主要溶质是MgSO4、Al2(SO4)3和Fe2(SO4)3,根据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,在调节pH至5。
5时,Fe3++和Al3已经完全沉淀,滤渣I的主要成分是Fe(OH)3Al(OH)3,此时滤液中阴离子主要
-+是SO42,加入NaOH后Mg2完全沉淀,溶质主要成分是Na2SO4;反应
MgCl2+2NaClO3===Mg(ClO3)2+2NaCl类似于侯德榜制碱法生成NaHCO3的原理,因为NaCl溶解度小而从溶液中析出,使反应向生成Mg(ClO3)2的方向进行;同样是依据①的原理,在降温的过程中,Mg(ClO3)2的溶解度不断减小,从溶液中析出,在生成Mg(ClO3)2的过程中NaCl也不断生成,但因溶解度没有增加,所以也伴随Mg(ClO3)2析出;相同温度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最小,因此在冷却降温析出Mg(ClO3)2过程中一定会析出氯化钠。
由于氯酸镁和氯化钠均溶于水,溶于水的可溶性物质一般用结晶和重结晶的方法分离。
18.(09广东化学24)(11分)超细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原料。
(1)实验室常以NH4Al(SO4)2和NH4HCO3为原料,在一定条件下先反应生成沉淀NH4AlO(OH)HCO3该沉淀高温分解即得超细Al2O3。
NH4AlO(OH)HCO3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。
(2)NH4Al(SO4)2·1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53。
欲配制100mLPH为2、浓度约为0。
1mol-1
的NH4Al(SO4)2溶液,配制过程为
①用托盘天平称量NH4Al(SO4)2·12H2O固体;
②将上述固体置于烧杯中。
+(3)在0。
1mol·L-1NH4Al(SO4)2溶液中,铝各形态的浓度(
以Al3计)的对数(lgc)随溶液PH变
化的关系见下图
①用NaOH溶液调节(2)中溶液PH至7,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。
-1②请在答题卡的框图中,画出0。
01mol·LNH4Al(SO4)2溶液中铝各形态的浓度的对数lgc随...
溶液PH变化的关系图,并进行必要的标注。
答案:(1)2NH4AlO(OH)HCO3高温Al2O3+3H2O+2CO2↑+2NH3↑
(2)①4。
5g;②再向烧杯中加入100mL蒸馏水,充分搅拌至固体溶解
+-(3)①H+OH=H2ONH4++OH—=NH3·H2OAl3++3OH—=Al(OH)3↓;
②
解析:(1)根据NH4AlO(OH)HCO3组成联系到碳酸氢铵盐的分解可知:2NH4AlO(OH)HCO3高温Al2O3+3H2O+2CO2↑+2NH3↑;
(2)由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公式可计算:m(NH4Al(SO4)2·12H2O)=n·M(NH4Al(SO4)2·12H2O)=c·V·M(NH4Al(SO4)2·12H2O)=0。
1mol/L×100mL×10-3×453g/mol=4。
53g,由于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。
1g,故为4。
5g;(3)①由图像可知,开始阶段c(Al3+)没变化;而后c(Al3+)降低,生成Al(OH)3沉淀;当pH>8,Al(OH)3沉淀开始溶解。
调节pH至7,OH—先跟NH4+反应,然后与Al3+反应生成Al(OH)3沉淀。
二、氧化还原反应
1.(山东卷13)下列推断合理的是
A。
明矾[KAl(SO4)2·12H2O]在水中能形成Al(OH)3胶体,可用作净水剂
B。
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,不可能与氧气发生反应
C。
浓H2SO4有强氧化性,不能与Cu发生剧烈反应
D。
将SO2通入品红溶液,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;将SO2通入溴水,溴水褪色后加热也能恢复原色
答案:A
解析:KAl(SO4)2·12H2O电离出的Al3+能水解,生成Al(OH)3胶体,可用作净水剂,A正确;金刚石能够与氧气发生反应,生成二氧化碳,B错误;浓H2SO4有强氧化性,在加热条件下与Cu可剧烈反应,C错误;SO2使品红溶液褪色,加热颜色能复原;SO2和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,加热不能恢复原来颜色,D错误。
2.(09全国卷Ⅰ8)下列表示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..A。
2Al?
2NaOH?
2H2O?
2NaAlO2?
3H2?
B。
2KMnO4?
HCOOK?
KOH?
2K2MnO4?
CO2?
H2O
CMnO2?
4HCl(浓)?
MnCl2?
Cl2?
2H2O
D。
K2Cr2O7?
6FeSO4?
7H2SO4?
Cr2(SO4)3?
3Fe2(SO4)3?
K2SO4?
7H2O
答案:B
-解析:在碱性条件下,不可能产生CO2气体,而应是CO23,故B项错。
3.(09全国卷Ⅱ6)物质的量之比为2: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,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,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,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
A。
1:4B。
1:5C。
2:3D。
2:5
答案:A
-因Zn无剩余,则最终生成了2molZn(NO3)2,显然含有4molNO3,解析:设2molZn参与反应,
这部分是没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HNO3,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:2×n(Zn)=n(HNO3)×4,则n(HNO3)=1mol,即有1molHNO3被还原。
4.(09全国卷Ⅱ13)含有amolFeBr2的溶液中,通入xmolCl2。
下列各项为通Cl2过程中,
溶液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,其中不正确的是...
A.x=0。
4a,2Fe2++Cl2=2Fe3++2Cl-
--B.x=0。
6a,2Br+Cl2=Br2+2Cl
+-+-C.x=a,2Fe2+2Br+2Cl2=Br2+2Fe3+4Cl
+-+-D.x=1。
5a,2Fe2+4Br+3Cl2=2Br2+2Fe3+6Cl
答案:B
-+2+故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知,Cl2先氧化Fe2,然后解析:由于Fe的还原性强于Br,
再氧化Br。
2Fe2+Cl22Fe3+2Cl,2Br+Cl2Br2+2Cl,2FeBr2+3Cl2+2FeCl3+2Br2。
当x/a≤0。
5时,Cl2仅氧化Fe2,故A项正确。
+-当x/a≥1。
5时,Fe2和Br合部被氧化,D项正确;
当介于两者之间时,则要分步书写方程式,然后进行叠加得总反应。
如B项,当x=0。
5a时,
+-Cl2刚好把Fe2全部氧化,而当x=0。
6a,显然Cl2还要氧化Br,而选项中没有表示,故错。
-++---解析:A项:Al?
AlCl3(2Al?
6HCl?
2AlCl3?
3H2?
或者2Al?
3H2SO4?
Al2(SO4)3?
3H2?
AlCl3?
Al(OH)3
(AlCl3?
3NH3?
H2O?
Al(OH)3?
3NH4Cl),Al(OH)3?
AlCl3
(Al(OH)3?
3HCl?
AlCl3?
3H2O),Al(OH)3?
Al的转化必须经过Al(OH)3?
AlO2(反应方程式为:2Al(OH)3灼烧Al2O3?
3H2O)和Al2O3?
Al
(2Al2O3通电4Al?
3O2?
)这两步,所以A项不选;
B项:(8HNO3?
3Cu?
3Cu(NO3)2?
2NO?
4H2O),NO?
NO23?
NO
(2NO?
O2?
2NO2),N,NO2?
HNO3O2?
NO(3NO2?
H2O?
2HNO3?
NO)
(3NO2?
H2O?
2HNO3?
NO),所以B项正确;
C项:S?
iSSi?
O2?
SiO2),SiO2?
H2SiO3必须经过两步2i(O
(SiO2?
2NaOH?
Na2SiO3?
H2O、Na2SiO3?
H2O?
CO2?
H2SiO3?
Na2CO3),
催化剂D项:CH2?
CH2?
CH3CH2OH(CH2?
CH2?
H2O?
CH3CH2OH)
Cu或Ag(2CH3CH2OH?
O2?
CHCHOHCHO?
3?
2CH3CHO?
2H2O)3H2C催化剂(CH3CHO?
H2?
CHCHOCHC?
HOH32?
CH3CH2OH)3催化剂CHCHOH?
CH2?
2就必须经过两步(CH3CHO?
H2?
CH3CH2OH和3H2C浓硫酸CH3CH2OH?
CH2?
CH2?
H2O)
6.(09广东理科基础25)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:
①2Fe+O2+2H2O=2Fe(OH)2;②4Fe(OH)2+O2+2H2O=4Fe(OH)3;③2Fe(OH)3=Fe2O3+3H2O。
下列说法正确的是
A.反应①、②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B.反应①中氧化剂是氧气和水
C.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不易发生腐蚀D.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
答案:A
解析:m①②反应中消耗O2的量相等,两个反应也仅有O2作为氧化剂,故转移电子数是相等的,A项正确。
①中H2O的H、O两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,故不作氧化剂,B项错;铜和钢构成原电池,腐蚀速度加快,C项错;钢铁是铁和碳的混合物,在潮湿的空气的中易发生吸氧腐蚀,属于电化学腐蚀,故D项错。
7.(09福建卷6)下列类型的反应,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
A。
化合反应B。
分解反应C。
置换反应D。
复分解反应答案:C
解析:置换反应中肯定有单质参加,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,即一定有电子转移,C项正确。
8.(09广东化学17)常温下,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,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:2Fe2++H2O2+2H+=2Fe3++2H2O2Fe3++H2O2=2Fe2++O2↑+2H+下列说法正确的是
A.H2O2的氧化性比Fe3+强,其还原性比Fe2+弱
B.在H2O2分解过程中,溶液的pH逐渐下降
C.在H2O2分解过程中,Fe2+和Fe3+的总量保持不变
D.H2O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2+
答案:CD
解析:结合A、B两个方程式根据氧化性、还原性强弱比较规律:得H2O2的氧化性>Fe3+的氧化性,H2O2的还原性>Fe2+的还原性,A错;
2H2O2=2H2O+O2↑,分解过程中,Fe2+作催化剂,溶液pH值不变,B错,
H2O2分解Fe3+或Fe2+作催化剂,所以总量不变。
因为Fe2+可导致H2O2分解,所以H2O2生产过程要避免混入Fe2+,D正确。
9.(09上海卷7)在下列变化①大气固氮②硝酸银分解③实验室制取氨气中,按氮元素被氧化、被还原、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,正确的是
A.①②③B.②①③C.③②①D.③①②
答案:A2?
10.(09安徽卷27)(12分)某厂废水中含5。
00×10-3mol·L-1的Cr2O7,其毒性较大。
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变废为宝,将废水处理得到磁性材料Cr0。
5Fe1。
5FeO4(Fe的化合价依次为+3、+2),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:
(2)第②步中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是:
(3)第②步过滤得到的滤渣中主要成分除Cr(OH)3外,还有
2?
(4)欲使1L该废水中的Cr2O7完全转化为Cr0。
5Fe1。
5FeO4。
理论上需要加入
gFeSO4·7H2O。
+++(1)Cr2O72-+6Fe2+14H2Cr3++6Fe3+7H2O答案:
(2)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,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,点在pH试纸上,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。
(3)Fe(OH)3、Fe(OH)2(4)13。
9
解析:(1)第①步是Cr2O72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,方程式为:Cr2O72+6Fe2+14H
++=2Cr3+6Fe3+7H2O;(2)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是: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的中心位置,然后对照标准比色卡,读出对应颜色的数据;(3)从最终所得磁性材料的化学式可知,滤渣中主要有Cr(OH)3、Fe(OH)2、Fe(OH)3;(4)1L废水中的n(Cr2O72--)=5。
00×10-3mol,根据关系式:Cr2O72~4Cr0。
5Fe1。
5FeO4~10FeSO4·7H2O,所以理论上n(FeSO4·7H2O)=0。
05mol,m(FeSO4·7H2O)=0。
05mol×278g·mol-1=13。
9g。
11.(09广东化学23)(11分)磷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有广泛应用。
由磷灰石[主要成分Ca5(PO4)3F]在高温下制备黄磷(P4)的热化学方程式为:
4Ca5(PO4)3F(s)+2lSiO2(s)+30C(s)=3P4(g)+20CaSiO3(s)+30CO(g)+SiF4(g)?
H①上述反应中,副产物矿渣可用来。
②已知相同条件下:
4Ca5(PO4)3F(s)+3SiO2(s)=6Ca3(PO4)2(s)+2CaSiO3(s)+SiF4(g)?
H1
2Ca3(PO4)2(s)+10C(s)=P4(g)+6CaO(s)+10CO(g)?
H2
SiO2(s)+CaO(s)=CaSiO3(s)?
H3
用?
H1、?
H2和?
H3表示?
H?
H
(2)三聚磷酸可视为三个磷酸分子(磷酸结构式见右图)之间脱去两个分
子产物,其结构式为。
三聚磷酸钠(俗称―五钠‖)是常用的水
处理剂,其化学式为
(3)次磷酸钠(NaH2PO2)可用于化学镀镍。
①NaH2PO2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。
②化学镀镍的溶液中含有Ni2+和H2PO2-,在酸性等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:
(a)Ni2++H2PO2-+→Ni+H2PO3-+-+-++
(b)6H2PO2-+2H+=2P+4H2PO3-+3H2↑
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并配平反应式(a)。
...
③利用②中反应可在塑料镀件表面沉积镍—磷合金,从而达到化学镀镍的目的,这是一种常见的化学镀。
请从以下方面比较化学镀与电镀。
views: 0
views: 4
views: 4
views: 4
views: 4
views: 3
views: 4
views: 4
views: 3
views: 3